第九百四十五章:实地考察

紫色蔷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甜椒小说www.tyy168.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九百四十五章:实地考察(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既然答应了主席要振兴边区的经济,马铮当然不会只是说说而已,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天马铮每天带着自己带来的警卫部队在延安周边地区转悠,有的时候一两天都没个人影,甚至于有时候连一些非常重要的活动都给耽误了,因此党内不少同志对此颇有意见。.:。
  
      甚至于一些老同志建议主席,要主席狠狠批一批这个不靠谱的同志,希望他能以党业军业为重,不要过分‘迷’恋于游山玩水。
  
      不过对于这些人提出来的请求主席只是笑了笑,并没有任何点评。要说是马铮将大把时间放在了游山玩水上,主席等人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在和马铮密谈完之后他就知道马铮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现在的马铮心中是有丘壑的。
  
      马铮这几天还真不是去游山玩水去了,而是去实地考察边区政fǔ的情况去了。在他的记忆中,尽管眼前边区政fǔ的条件确实很苦,财政等各个方面确实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但是更苦的还在后面。
  
      如果马铮记忆没有出现偏差的话,真正的困难应该在1942年前后,相比于最最艰难的时期,现在这点困难简直不值一提。
  
      也就是为了应对1942年的困难,党中央才会提出大生产运动。而当时大生产运动兴起的地方就是延安,而且效果非常显著。
  
      既然前辈们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那么马铮就不客气地剽窃征用了。大生产运动的明星部队是王震的359旅,明星地区是在南泥湾,当然了,现在这些也被马铮盯上了。
  
      马铮这几天一没事就到延安周边地区勘察地形,主要是想看一看除了南泥湾之外还有没有可以大规模垦荒的地方,毕竟一个南泥湾更本就无法满足三个步兵旅两万多人部队的开垦。
  
      当然了,南泥湾这个后世有名的塞上江南马铮是绝对不会放过去的,马铮垦荒大业的第一战就准备在南泥湾打响。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百年前,这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明中期,清统治者挑起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
  
      其实大生产运动在这个时代也不是马铮首创的,早在1939年2月主席就曾经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只不过这个时候由于还未到了最困难的时候,所以大生产运动并没有大规模进行。
  
      考察完南泥湾之后马铮很难将所看过的那片蛮荒之地与后来那个塞外江南所联系起来,对于开创了这片经济区的359旅也是产生了发自内心的佩服。
  
      据马铮所知,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才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开始了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的生活。
  
      而到1942年,359旅生产自给率达到61.55%;1943年,生产自给率达到100%,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
  
      几年间,广大官兵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弯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而那首脍炙人口的《挑‘花’蓝》也是这个时候创作的。
  
      而后世过来的马铮却知道大生产运动和南泥湾的意义远不止那几万担粮食那么一点点,那是一个号召与榜样的关系,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实施了大生产运动之后,陕甘宁边区机关和部队每年需细粮(小米)3900万公斤,自己生产达1500万公斤。边区许多部队粮食、经费达到全部自给,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